本站主頁
属性 公办 本科 所在地 福建省福州市
福建商学院(Fujian Business University),简称“福商”,坐落于福建省福州市。学校是福建省人民政府举办的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入选国务院侨办“海外惠侨工程——中餐繁荣基地”项目高校、福建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基地、福建省电子商务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福建省电子商务职业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4年2月5日
福建商学院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州,是福建省唯一以“商”为名的省属公办本科院校。学校现有鼓楼、连江、马尾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451余亩。校园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000余人,专任教师近600人,设有14个二级教学单位,开设会计学、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37个本科专业,形成以管理学、经济学为主,管、经、工、艺、文等多学科相互支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培育了10多万名优秀商贸人才,被誉为“闽商摇篮”“外贸摇篮”。
学校重视开放办学,借力发展。加强校校合作,与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理工大学等高校开展战略合作。深化校企合作,与京东、新大陆、聚春园集团等共建京东智慧供应链产业学院、新大陆数字商务产业学院、聚春园烹饪学院,打造一批具有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引领效应的产业学院特色样板。紧密校地合作,与福建省委改革办、福建省商务厅、马尾区、连江县开展密切合作。做优闽台合作与国际合作,与台湾育达科技大学联合开展教学工作坊,凸显“双文”育人特色;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对接海外校友投资企业,招收巴布亚新几内亚留学生(学历教育),实现招生、培养、聘用一站式服务,2023年新招一批来自南太平洋岛国、获得福建省长奖学金的本科留学生;与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加拿大北大西洋学院等海外大学合作,鼓励学生海外深造。学校作为“福建省邀请外国人来华科教文体单位信誉等级良好单位”,曾受邀出席论坛并作国际化办学报告。
面向未来,福建商学院聚焦新商科办学特色,以“新型大学、精干学科、特色专业”为建设思路,努力建成闽商人才培养、闽商文化传承、闽商智力服务的高水平应用型商科大学。
2024年学校根据教育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办法》,现将有关工作安排如下:
一、报名资格
1.持有《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以及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且考生所持证件须与考生本人信息一致,且在有效期之内。
2.当年学测成绩在语文、数学、英文考试科目中任意一科达到均标级以上的台湾高中毕业生。
3.品行端正,拥护“一国两制”和国家统一。
二、招生计划、专业及收费标准
计划招收30名,不设上限,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招生人数;录取时将视学生的报考情况,确定录取人数。招生专业及收费标准如下:
招生专业(列表如下):
学院名称 |
专业名称 |
科类 |
学制 |
国际经贸学院
|
电子商务 |
文理兼收 |
四年 |
国际商务 |
文理兼收 |
四年 |
|
跨境电子商务 |
文理兼收 |
四年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文理兼收 |
四年 |
|
贸易经济 |
文理兼收 |
四年 |
|
工商管理学院 |
物业管理 |
文理兼收 |
四年 |
市场营销 |
文理兼收 |
四年 |
|
物流管理 |
文理兼收 |
四年 |
|
人力资源管理 |
文理兼收 |
四年 |
|
零售业管理 |
文理兼收 |
四年 |
|
工商管理 |
文理兼收 |
四年 |
|
供应链管理 |
文理兼收 |
四年 |
|
金融学院 |
保险学 |
文理兼收 |
四年 |
金融工程 |
文理兼收 |
四年 |
|
经济统计学 |
文理兼收 |
四年 |
|
传媒与会展学院 |
会展经济与管理 |
文理兼收 |
四年 |
工业工程 |
文理兼收 |
四年 |
|
网络与新媒体 |
文理兼收 |
四年 |
|
会展 |
文理兼收 |
四年 |
|
应用心理学 |
文理兼收 |
四年 |
|
财务与会计学院 |
财务管理 |
文理兼收 |
四年 |
审计学 |
文理兼收 |
四年 |
|
会计学 |
文理兼收 |
四年 |
|
旅游与休闲管理学院 |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
文理兼收 |
四年 |
酒店管理 |
文理兼收 |
四年 |
|
烹饪与营养教育 |
文理兼收 |
四年 |
|
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工程 |
文理兼收 |
四年 |
物联网工程 |
文理兼收 |
四年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文理兼收 |
四年 |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文理兼收 |
四年 |
|
外国语学院 |
商务英语 |
文理兼收 |
四年 |
日语 |
文理兼收 |
四年 |
|
翻译 |
文理兼收 |
四年 |
|
艺术设计学院 |
环境设计 |
文理兼收 |
四年 |
视觉传达设计 |
文理兼收 |
四年 |
|
工艺美术 |
文理兼收 |
四年 |
收费标准(币种:人民币)
1.普通本科专业:4800元/学年;
2.艺术类本科专业:8400元/学年;
3.以上收费标准按物价管理部门审批文件执行,如有调整按物价管理部门最新核定标准执行。涉及退费问题按闽价费〔2005〕435号文件处理。
三、报名时间及方式
报名时间为 2024年3月1日至31日。
报名方式:考生登录祖国大陆普通高校依据台湾地区学测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系统(网址:https://www.gatzs.com.cn/z/tw)进行报名。考生须按照要求输入个人信息,上传个人证件、电子照片、学测成绩、考生诚信承诺书等基本材料,提交成绩查验授权书及中学阶段职业技能、课外活动、社会活动和个人兴趣特长获奖证书和其他相关证明材料等。报名截止前,考生可修改基本材料和其他材料。报名截止后,考生原则上不可修改基本材料。考生应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
系统报名不收取考生报考费。
四、注意事项
考生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要求、填报信息错误或填报虚假信息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五、审核、考核及录取
学校根据下载的考生信息及材料,对考生报名资格进行初审,包括身份审核、学历审核及学测成绩审核等。学校可要求考生更正或补充材料(基本材料不可修改),并再次审核。
考生应及时登录系统查看审核结果。系统显示初审通过的考生应关注学校考核通知。系统显示需更正或补充材料的,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更正或补充有关材料,提交后及时查看审核结果,逾期提交不再受理。系统显示初审不通过的考生不得参加考核和录取。资格造假的考生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已考核的取消考核成绩,已录取的取消录取资格。
根据学生的学测成绩、专业志愿和综合素质等,学校将根据需要增设笔试或面试等考核,考核时间和方式将通过邮件和招生网站公告通知考生。符合我校录取标准的学生将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
考生须于5月15日至19日期间登录系统查询本人录取情况,进行录取确认。逾期未确认的考生视为放弃录取资格,且不得参加征集志愿报名。考生确认后,学校发放正式录取通知书。
六、征集志愿安排
若学校生源不足、未完成招生计划或新增招生计划将通过征集志愿进行补录,于5月20日设置征集志愿招生专业目录和招生要求。
考生于5月21日至31日期间进行报名。首轮已报名的考生无需重新注册,填报志愿、提交学校要求的其他材料即可。
学校于6月1日至20日期间开展审核、考核及录取工作,6月21日前将征集志愿拟录取名单上传至系统,系统6月21日统一公布各校征集志愿拟录取名单。
考生须于6月21日至25日期间登录系统查询本人录取情况,进行录取确认。逾期未确认的考生视为放弃录取资格。考生确认后,学校发放录取通知书。
七、报到
考生持录取通知书按规定的时间及相关要求到校办理报到等手续。学生入学注册时,应缴纳学费及其他费用,收费标准与祖国大陆同校同专业学生相同。新生入学后,根据学校安排进行身体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取消其入学资格;仅专业受限者,可以商转其他不受限专业。
八、培养与管理
1.学生在校期间,学校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和培养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学生的规定》(教港澳台〔2016〕96号)进行管理。学生与内地(祖国大陆)学生享受同等医疗保障政策,按规定参加学校所在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享受同等待遇。
2.学生修业期满,考试成绩合格,由学校颁发毕业证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福建商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修订)》等规定条件的本科毕业生,授予学士学位。
九、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江滨西大道2号
邮编:350506
招生咨询电话及时间:0591-26290052、8020051
招生咨询电子邮箱:oce@fjbu.edu.cn
招生网址:招生网 (fjbu.edu.cn)
招生工作办公室微信公众号:福建商学院招生办
资料来源: 福建商学院_院校官网 | 资料整理:大学志 · 华侨港澳台招生组
福建商学院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州,是福建省唯一以“商”为名的省属公办本科院校。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在原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福建商学院;2017年原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整体并入。
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学校事业发展,曾题词指导学校要“办出特色、教书育人”,并为学校校庆发来贺信。学校先后获评“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福建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基地”“福建省公务员培训基地”“福建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以及福建省第一届、第二届“文明校园”。“闽商文化教育基地”入选第三批福建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政治经济学讲坛”入选首批福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十佳讲坛”,“福建商学院科普教育基地”入选福建省优秀科普教育基地,“闽商研究中心”入选福州市首批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历史沿革】学校是一所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闽商精神内涵的“百年老校”,肇始于1906年近代教育家陈宝琛创办的“福建官立商业学堂”和闽籍爱国侨领黄乃裳创办的“福州青年会书院”。历经百年春秋,学校由近代学堂到职业学校,由重点中专到示范大专,并最终跨入本科院校行列。期间数度迁易并撤,自强之魂不息、闽商之脉不辍,形成“明德、诚信、允能、笃行”的校训传承和“重基础、强实践”的应用导向,培育了10多万名优秀商贸人才,被誉为“闽商摇篮”“外贸摇篮”。
【学科专业】学校设有14个二级教学单位,开设会计学、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37个本科专业,形成以管理学、经济学为主,管、经、工、艺、文等多学科相互支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现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2个省级应用型培育学科,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1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1个,建设互联网经贸专业群、数智财会服务专业群、数智化工商管理专业群、旅游与餐饮专业群等9个专业群。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469人,其中本科在校生12395人。
【办学条件】学校现有鼓楼、连江、马尾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451余亩,建筑面积34.63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6.9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0.919亿元,校内实验(实训)室131个,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20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拥有纸质图书147.87万册,电子图书140.35万册,电子期刊22.55万册。建成万兆双核心骨干线路,千兆到桌面,实现多校区一张网的高速网络基础设施。
【师资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584人、外聘教师50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232人,占比39.73%;具有博士、硕士学位534人,占比91.44%;双师双能型教师294人,占比50.34%;校外兼职硕博士导师26人。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级教学名师9人、福建省优秀教师9人、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2人、福建省高层次人才9人、“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人选3人次、福建省教育领域高层次人才和青年优秀人才支持项目人选2人。获省级本科教学团队2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1个,省级高校思政课教学科研团队1个。教师获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一等奖、省级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等共计11项;作为国家盲人足球队教练组成员带队勇夺世界杯亚军、亚大锦标赛冠军。
【教学成果】学校获批国务院侨办“海外惠侨工程中餐繁荣基地”项目1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7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9门,省级教改项目25项(其中重大项目10项),省级新文科、新工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3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2项,省级“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精品项目4项,省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4项,福建省高校思政课精品项目16项,1+X证书制度试点6个,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北创助教项目1项。
【科学研究】学校拥有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福建省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省新型智库等科研平台6个;与中共福建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联合成立“福建省经济体制改革福建商学院研究中心”。获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74项,其中国家级6项(含教育部2项),承接横向科研项目52项。获授权专利等各类知识产权97项;获省级领导批示的研究报告(决策建议)14篇,阶段性成果被《光明日报》《福建日报》《调研文稿》《研究专报》等报刊录用并刊发21篇。科研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1项、省社科成果奖2项,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2项。选派116人次在全省各地开展科技特派员帮扶活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出版学术刊物《福建商学院学报》。
【开放办学】学校重视开放办学,借力发展。加强校校合作,与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理工大学等高校开展战略合作。深化校企合作,与京东、新大陆、聚春园集团等共建京东智慧供应链产业学院、新大陆数字商务产业学院、聚春园烹饪学院,打造一批具有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引领效应的产业学院特色样板。紧密校地合作,与福建省委改革办、福建省商务厅、马尾区、连江县开展密切合作。做优闽台合作与国际合作,与台湾育达科技大学联合开展教学工作坊,凸显“双文”育人特色;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对接海外校友投资企业,招收巴布亚新几内亚留学生(学历教育),实现招生、培养、聘用一站式服务,2023年新招一批来自南太平洋岛国、获得福建省长奖学金的本科留学生;与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加拿大北大西洋学院等海外大学合作,鼓励学生海外深造。学校作为“福建省邀请外国人来华科教文体单位信誉等级良好单位”,曾受邀出席论坛并作国际化办学报告。
【培养成效】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连续八届在福建省高校大学生本科组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一‘马’当先”知识竞赛中取得佳绩,获团体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2次、优胜奖1次,个人一等奖3人次、三等奖6人次、优胜奖7人次。近三年获各类创新创业类和学科技能竞赛奖项475项(国家级111项、省级364项),1名学生被评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近三年本科新生平均报到率达到98%;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稳步提升,2023届毕业生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分别为64.54%、19.16%,考研深造人数逐年大幅提升。2021届、2022届本科毕业生年终就业去向落实率分别达86.47%和91.39%,2023届本科生初次就业率为86.87%,均超过本地区高校平均水平。学校在全省2023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
面向未来,福建商学院聚焦新商科办学特色,以“新型大学、精干学科、特色专业”为建设思路,努力建成闽商人才培养、闽商文化传承、闽商智力服务的高水平应用型商科大学。
资料来源:福建商学院
数据更新:2022年6月1日
厦门大学 | 华侨大学 |
福州大学 | 福建工程学院 |
福建农林大学 | 集美大学 |
福建医科大学 | 福建中医药大学 |
福建师范大学 | 闽江学院 |
武夷学院 | 福建商学院 |
泉州师范学院 | 闽南师范大学 |
厦门理工学院 | 三明学院 |
莆田学院 |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 福建江夏学院 |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 |